• 加入收藏
  • English

高校学情与分类综改模型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26 浏览次数:521


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国教育智库联盟联合主办的“高校学情与分类综改模型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181220日至23日在厦门成功召开,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

1221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宝立研究员主持,厦门大学副校长邓朝晖代表厦门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致欢迎辞,对国内外参加本次会议的学者、嘉宾表示欢迎。

本次会议邀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Martin Dyke教授、美国东密执根大学助理校长Bin Ning教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ПИШУН 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教授以及Боровкова Тамара Ивановн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高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洪成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高教所所长陆根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中传高教传播与舆情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以及台湾地区台湾嵌入式暨单芯片系统发展协会陈宏昇理事长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涉及全球高校学生学习情况、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及综合改革的模型设计相关前沿研究领域,引起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与积极反响。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Martin Dyke教授作《The use of student survey and performance data in the UK》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英国大学生调查基本情况,并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的相关调查作为案例,详细阐述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最后Martin Dyke教授还指明需要在全球高等教育范围进一步推广大学生调查,同时增强高校和教师对大学生调查数据的使用能力。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院长ПИШУН 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教授作了题目为《Model of Modern Un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主旨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现在的大学模式与其创新教育的发展,分享了规划研究型创新性大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发展创新教育基本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高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洪成文教授做题为《美国学情调查的目的、渠道和有效性:大学筹资的视角》的主旨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美国学情的调查,二是美国学情调查的挑战,三是美国大学的首脑如何做学情调查,四是美国学情调查的弊端及其改善。


美国东密执根大学助理校长Bin Ning教授作了《Current Status, Issues, Data Treatment, and Trends of Student Surveys in the U.S.》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美国学生问卷调查总体情况、美国学生问卷调查主要目的、美国常见的问卷调查、美国应用型高校问卷调查特点及实例、美国学生问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数据处理上的一些建议等六个方面。

西安交通大学高教所所长陆根书教授作题目为《来华留学生学习经历与跨文化适应》的主旨报告,分享了来华留学生调查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发现,以及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Боровкова Тамара Ивановна教授做了题目为《Comparison of Teaching Methods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Universities 》的报告。报告从中俄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出发,介绍了互动教育法,并对中俄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中传高教传播与舆情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做了题目为《智库建设:经验与反思》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内高教科研机构与以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为核心的智库的发展历史与成果,并总结了智库建设的经验。

台湾嵌入式暨单芯片系统发展协会陈宏昇理事长做了题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两岸(粤台)校企合作联盟为例》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TEMI协会简介、人才市场趋势与国家政策、TEMI协会能力认证体系及成果、TEMI协会创新竞赛体系及成果、两岸及国际合作成果以及TEMI协会未来发展等六个方面。

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主持和启动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已经8年,是8年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立项成果。史秋衡教授、王芳博士生代表厦门大学-剑桥大学国家大学生学情联合调查团队作了题为《中英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情况及比较》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厦门大学与剑桥大学分别在中国与英国对大学生学情调查的背景、方法、部分调查发现以及未来走向,并对大学生学情调查进行中英比较。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杨院副教授作了《大学生学习的本质及其对评价的规定性》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大学生学习历史演进,第二是大学生的学习的本质回归,第三是大学生学习的评价选择。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雅霜副教授作了题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结构、类型与影响机制》。报告内容包括问题提出、研究设计、研究发现以及研究结论等四个方面。

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副所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文静作了题目为《高校学生发展的互动模型设计》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研究设计与方法、互动模型设计的前景探测等四个方面。

在校长圆桌会议暨教育部中国教育智库联盟白丁会客厅环节,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和安徽科技学院李震校长主持会议,来自应用型和职业型院校的校领导们就应用型和职业型高校设置标准及分类评价展开热烈讨论。受邀专家具体包括两位主持人及呼伦贝尔学院侯岩校长、浙江科技学院符宁平副书记(正校级)、宁德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晓丹、上海电机学院杨俊杰副校长、贵州铜仁学院罗红芳副校长、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刘勇校长、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朱国辉校长、台湾嵌入式暨单芯片系统发展协会陈宏昇理事长、美国东密执根大学助理校长Bin Ning教授以及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史秋衡教授。

圆桌会议中,与会专家们纷纷根据自己在应用型或职业型院校的实践经验,尖锐地指出我国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要求存在的严峻问题,以及目前我国高校办学实践中对高校分类与定位认识模糊错误的实际现状,强烈呼吁我国需要尽快制定和推广科学有效的高校分类设置标准。专家们还通过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优势与难点,对我国应用型与职业型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提供高深见解。此外,贵州铜仁学院罗红芳副校长分享的贵州铜仁学院坚持国际化的特色办学定位以及利用高校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的成功办学经验,为未来我国应用型和职业型院校办学给予了一定希望和借鉴模式。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史秋衡教授指出现在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正式分为三类,史秋衡教授研究团队已经结题的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为这项政策设计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更是使得在场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未来应用型与职业型高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各专家纷纷表示我国应用型和职业型高校设置标准及分类评价的成功制定和有效实施,虽过程困难重重,但方向正确、前途光明。

在大会专题报告环节,阙明坤、陈民伟、Чжу Цзяу董立平等专题报告分别分享他们的研究与观点,参会嘉宾也积极对各位专题报告人进行提问,开展互动。自由发言阶段非常踊跃。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张婕研究员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覃红霞教授等也先后担任了大会主持并做了发言。

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所长、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顾委会副主任史秋衡教授对本次国际会议做了总结。

本次会议是国际主要国家著名学者与国内高校校长们在“塌陷”的应用型与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研讨上的思想风暴,是厦门大学-剑桥大学联合调查团队的一流合作结晶,是主旨演讲、圆桌辩论、主题报告、专题阐述与自由发言的多形式交融,是厦门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教育部中国教育智库联盟共举的盛会。

供稿人: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