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English

跨国教育的发展——英国Hull大学副校长Ian Robert Pashby教授报告综述

发布时间:2013-10-24 浏览次数:85


20131021日上午第26期厦大高教讲座在我院顺利举行,本期特约嘉宾英国赫尔大学副校长 Ian Robert Pashby 教授为我们做题为“Developments 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的报告,该校国际办公室副主任方晓博士进行了全程翻译。
  
潘懋元教授、史秋衡教授、别敦荣教授、郑冰冰书记以及全院师生出席了本期讲座,讲座由史秋衡教授主持。Pashby教授的演讲大纲包括国际化、跨国教育、海外分校三个部分,从动力和模式、现状、对2020年的展望三个角度谈跨国教育,并介绍了举办分校的现状和与之相关的宝贵经验。本场讲座从跨国教育的动向与实践角度谈及高等教育国际化,题材新颖、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引起与会师生的思考与讨论。
  
潘懋元先生对此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同时认为讲座内容值得认真学习,尤其是在开办海外分校的经验为我们厦门大学在国际化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讲座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认识
  Pashby
教授认为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的网络(如21大学同盟、GU8)、国际化研究和知识转移合作、能力发展伙伴关系、校友遍布以及慈善捐赠等促成了国际化的形成。
  
他特别提到厦门大学是GU8的成员,已经走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

二、跨国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Pashby
教授针对跨国教育进行了具体展开,对跨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预测,采用现实基础和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
(一)跨国教育的动力和模式
1. 
跨国教育的需求与动力
  
从动力上来讲,市场、成本降低和全球化三要素为跨国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人口流动、人口和经济发展为跨国教育形成了市场需求;交流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成本;跨国教育有利于高校声誉地位的提高、便于高校招生和开展调查,加速了全球化。
2.
跨国教育有多种模式
  
第一种是在当地建立一个完全规模的校园;第二种是在当地建立教育机构,比如英国在当地建立一个学院;第三种是2+2课程模式,前两年在当地后两年在英国学习,获得本国和英国大学的双边认证或者合作课程模式,规定一部分(1/3)课程由英国大学的老师来上;第四种是周五将教授派出英国,在英国大学和当地大学的同一门课由同一个教授负责;第五种是将英国大学的课程放在当地大学,由当地高校的老师来上,课程由英国大学认证;第六种是当地大学开设的课程由英国大学认证,在中国不太被允许;第七种是远程教育项目,在中国受限制;第八种是合作教育,苏州西安利物浦,通过双方互相合作课程,从课程设置到学习自主,或者是2+2模式,即一个文凭由英国大学和当地高校共同认证或者获得英国大学和当地大学的双文凭。
3.
跨国教育的风险
  
1)跨国教育存在着质量风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协议认证、联合、双重认证、接合、招生协议、国际化学校。认证的风险最大,英国大学认证在当地高校学习的风险大于将当地学生派往英国大学学习的认证风险。
  
2)跨国教育的成本风险也可以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国际化学校、接合、联合、双重认证、协议认证、招生协议。从成本来说,由当地高校上课,英国大学认证的成本较低,完整创建当地的分校的成本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成本与质量控制呈现相反的趋势。
(二)跨国教育的现状
  2009
年全球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为170,000,000,其中45%来自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2009年全球有3,500,000的留学生,从中国到美国或者从美国到欧洲。时间到了2011年就有了200个分校,78所分校源于美国,37所分校是中东引入国外高校资源在当地建校。
  
根据OECDUNESCO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从1975800,000增至2009年的3,700,000。其中500,000学生在英国之外的地方通过英国学位项目获得英国文凭。其中新加坡约50000人,马来西亚约50000人,12300人来自分校。所以目前分校的学生生源是值得关注的力量,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三)预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对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以作出对跨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运营最有价值的判断或者决定。
1.
2020年跨国教育发展的预测
  
首先,结合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预测。关于2020年高等教育需求的人口统计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18-22岁的人口中,约有50%的人群有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这个数字在巴基斯坦、菲律宾、尼加拉瓜、墨西哥、巴西、埃及、孟加拉国、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国约为25%,而且这个数字将持续增长。
  
其次,关于2020年高等教育需求经济方面的预测,通过表格展示出,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高等教育需求将快速增长至40%
第三,分析人口统计特征与经济方面的影响。人口统计特征潜在地影响了高校注册入学的总人数,成熟经济体潜在地影响了国内学生数量,发展中的新经济体潜在地影响了教育成本,使当地教育成本更低。
2.
预测各国的高等教育需求
  
预测2020年在全球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中国所占的份额最大(世界高等教育规模达至第一),为37,444,000名大学生;印度次之,有27,798,000名大学生;美国有19,987,000大学生;巴西有9,221,000大学生;这四个国家约占了全球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的一半。从高等教育总人数的排序来看,基本符合各国人口总量的排序。
  
预测2020年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的高等教育需求会减少。其中,俄罗斯将减少2,000,000;印度、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则会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其中印度增加人数最多,约为7,000,000。欧洲发达国家由于出生率降低,人口较少,高等教育的入学人口也相应减少。这种减少会促使发达国家会寻求对高等教育需求量大的地方进行跨国教育,这不仅是推广“西方式”的高等教育,更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维持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成本与生计问题的有效模式。
  
预测2020年相比2011年大学生总人数将增加至21,000,000,并预测2020年中国是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每年约有接近600,000的留学生出国,印度约有300,000,韩国约有140,000、德国、土耳其、马来西亚、尼日利亚也将有100,000左右的留学生。和2011年相比,2020年印度将增加70,000留学生,尼日利亚有30,000留学生,马来西亚有2万多留学生等等。这一数据对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高等教育合作和跨国教育很有启发,但在进行跨国教育时要特别关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的英语语言水平、提高问题。从有关统计数据和现实情形来看,在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者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推行跨国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小,非英语国家或地区的难度较大,语言的问题既是跨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外交手段,同时也成为某一层面上的障碍所在。
  
当然,所呈现的数据只是一种趋势预测,实际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情况和适龄人口来进行跨国学校的创办。
(四)关于跨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研究
  
根据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各国发展的具体实践可知,高等教育不只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还具有创造知识的功能。现在看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有25%来自美国,来自中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的总和约为50%。具体到英国,国际化合作研究中,英国所占比例为45%。其实,国际合作研究的每篇文献中有大量引文,国际合作研究与被引用有很强相关性,足以说明合作研究的开放性和重要性,并且瑞士、瑞典、荷兰等国家很看重国际合作研究及其被引用的级别与次数。

三、关于跨国创办海外分校
(一)目前所举办的分校之现状
1.
跨国教育提供方的动机与动机
  
第一,为当地一部分不想或不能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机会,并使得收入与新的市场相联系;第二,具有全球化的目标的国际化机构提高了高校的声誉;第三,为教师和学生的在校际间的流动提供了机会;第四,使大学教师获得国际化教学经验;第五,使大学教师在海外也可以继续研究;第六,在当地大学增强对另一种文化知识的理解;第七,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开发更多新课程;第八,可以接触到当地的院校、政府和企业;第九,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形成竞争型地位。因此,对于跨国高等教育提供方来说,跨过举办分校既是教育理念的传播,也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市场。
2.
跨国教育需求方的动机和动力
  
当地发展跨国教育的动机和动力首先在于,为学生提供不出国就能接受国外高等教育、获得国外文凭的机会;第二,付出的学费一般比跨国教育提供国家更低;第三,比在国外求的生活费负担更小,并且在求学过程中可规避签证风险。
3.
分校数量、分布及母校所在地
  2006
年全球约有82所海外分校,2009年有162所海外分校,2011年有20所海外分校。2011年,美国创办了78所,法国有27所(但大部分不是完整的校园主要是商学院),25所来自英国,17所来自印度,12所来自澳大利亚。
  
这些海外分校主要分布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中国、卡塔尔、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目前来看,开办海外分校选址趋势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洲。
2012-2014
年在筹办37所新的分校,包括伊朗和中国出去创办的(厦门大学),斯里兰卡和韩国引入创办的。
(二) 海外分校经验分享——诺丁汉大学案例研究
1. 
创办海外分校的理念
  
创办一所英式教育的高校,保证教育质量,包括达到统一标准的课程、教育、结构、语言、资源。海外分校的高层领导必须从诺丁汉派出,保证管理理念的相同,校园与学术都是英国学校的一部分,在总校和海外分校的学生均享有学生交流和交换,海外分校约有10%-20%的教师由诺丁汉大学提供,大部分为国际化的老师或者当地的老师,并且必须为活跃研究作出相当的努力。当然,在所创办的海外分校中,必须保留其在英国的起源和形式,并适当融合当地特色。
2.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诺丁汉分校之对比
  
马来西亚和中国分校的学生结构有所不同,学生结构与国家政策限制(如限制可以开设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有关。
马来西亚的分校成立于2000年,共有4600名学生,其中63%来自马来西亚当地,37%%为国际学生,20%为研究生,6%为博士生。共有3个学院,18个系。
  
中国分校成立于2004年,共有5200名学生,其中81%来自中国当地,9%为国际学生,8%为研究生,1.5%为博士生。共有3个学院,12个系。
3.
海外分校所面临的挑战分析
1) 分校面临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的挑战
  
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系统,比如允许的课程、签证、规章制度;其次是要能平衡当地规章制度和高校规范,比如什么是在学校中被允许的;第三,了解所能参与到的当地文化和服务,包括当地的建筑风格在内;第四,能提供敏锐的服务,包括咨询和对待残障学生的方式;第五,建立彼此可以接受的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宗教,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习惯,并适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2) 分校面临学生和教师期望的挑战
  
从学生角度来说,必须考虑到当地学生、国际学生和交流学生的期望。
  
从教师角度来说,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传承,比如教师期望和行为规范、结构等,教师职工构成无论是在人员匹配还是文化传承上,必须要平衡当地知识和学校经验
  
从运营角度来说,分校面临支持系统的挑战,总校和本地的报告中有着对数据不同的需求,并且要跨越时区、地区进行,从而使之成为一个综合合作的系统。
4. 
运行海外分校的潜在问题
  
初生之物,其形必丑。虽然不及古语的程度,但是海外分校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若干潜在的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理解和认识,并进行有前瞻性的调适。
  
具体而言,这些潜在的问题包括有可能破坏高校的声誉、对母校的财政的巨大耗费、远程管理和当地化之间的不便、质量控制的难度加大,这些都需要满足英国和海外分校的环境,包括政府和学术主体的不同环境。因而海外分校在创办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海外分校所在地的教育环境,懂得当地和国际学生的文化差异。
5. 
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创办海外分校,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关系,因为在一个不同的市场的高校是之间是容易出现抵触的。国际化的教育推销需要拥有与母校不同的焦点,需要学会与合作的个人和国家打交道,当然在母校内部进行的宣传,需要谨慎地处理,以平衡补充母校和分校之间的学生流动。
6.
创办海外分校常被提及的问题(FAQ
   
在创办海外分校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疑问,总结起来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如下:
1)分校的学位证和在英国的母校的学位证一样吗?
2)分析的入学标准与在英国的母校一样吗?
3)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与在英国母校的学生有哪些不同?
4)生存的策略有哪些?

四、跨国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之总结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教育价值还是市场价值,跨国高等教育即将或者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理论的视角,跨国高等教育,无论是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对高等教育的理念传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研究、服务当地社会以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作出了相当的贡献。站在实践的视角,跨国高等教育,能够解决高等教育在某些国家或者地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无论是提供方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相对优势,还是接受方在高等教育方面的需求,正是这种跨国高等教育源源发展的支持力所在。然而面对未来十年间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跨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形成一种推动。
  
当然,跨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创办海外分校都面临着不少挑战。总结而言,挑战主要来自融入、质量、管理以及社会(包括宗教)这几方面,需要得到充分的论证和谨慎操作,并且特别要注意一些细节化的因素。


          文静  


来源:http://210.34.0.197/html/xsdt_View_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