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潘懋元“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
“踏上讲台,如果没有学生,我感觉很寂寞。75年的从教经历,不是一条虚线,而是一条教师生活绵延不绝的实线,是一种社会责任”,我校文科资深教授、90高龄的潘懋元先生在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上说出了自己的从教感言。
全国近五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10月9日上午举行的庆典活动。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谢桂华,厦门市委原副书记教育部、市委巡视员吴凤章,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桂芹、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国凤、副校长李建发、赖虹凯出席庆典。副校长邬大光主持庆典活动。
我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宣读贺信、捐款及贺礼名单。院长刘海峰介绍潘懋元教授从教生涯。
朱崇实在致辞中指出,潘懋元先生把个人道德与社会责任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高级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应有的风范。朱崇实说,自己有幸曾经是潘先生的学生,30年前选修了潘先生的《逻辑学》,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潘先生重教爱教、爱生如子,已经90高龄还在带学生,他创办的学术沙龙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朱崇实表示,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创新,是学者应有的精神,他为厦大能有潘懋元这样的教授而骄傲。
周远清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潘懋元先生颁发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
钟秉林、张力、李延保、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院校代表、境外代表、院友代表、在校研究生代表分别致辞,表达对潘懋元教授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会上,邬大光就潘懋元高等教育基金会作出说明。潘懋元高等教育基金会的前身为成立于1996年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基金会,四年后更名为潘懋元高等教育基金会。邬大光表示,力争使厦门大学潘懋元高等教育基金会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基金,奖项将面向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放。
庆典活动上还举行了潘懋元文集首发仪式,包括高等教育学讲座、理论研究(上、下)、问题研究(上、下)、历史与比较研究、序文、讲课录、昔年作品及其他、图片与纪事年表在内的八卷十册潘懋元文集首次与公众见面。
为期一天半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随后召开。21位高等教育研究知名学者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为主题做了主题报告和大会报告:分论坛中各位与会代表分别就“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潘懋元教授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等主题发言并深入探讨。
潘懋元教授15岁从教,曾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如今仍然以90岁的高龄耕耘在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潘懋元教授以辛勤的工作和开拓性的探索,写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个个“第一”:他在厦门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他成为我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和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他主编并公开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成为这一新学科的理论基础。
“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潘懋元教授的座右铭。多年来,他从未放松过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先后出版20多本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见解精辟独到的学术论文,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980年,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被认为是我国学术界对教育规律最深刻、最全面,也是最好的概括。潘懋元教授还对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关系、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高等教育向农村扩展、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教学和课程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等多方面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许多观点和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和政府决策层产生了重大影响。
http://www.xmu.edu.cn/news/AnnDetail.asp?aID=9981
(文\宣传部 郑莉 图\潘万华)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
来源:http://210.34.0.197/html/xsdt_View_1718.html